你的位置:仲博娱乐平台登录网站 > 新闻动态 >
回顾轰-20:航程从8500公里到16000公里,美国态度为何转变呢?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9:22 点击次数:160
前言:
回顾轰-20:航程从8500公里到16000公里,美国态度转变
轰-20的航程只有8500公里”,这是2020年的时候美国军事媒体“1945”下的判断。当时该美国军事媒体认为轰-20不仅航程低,载重还小,只有10多吨。
轰-20概念图
但是到2024年时,美国军方态度大变,由贬低轰20变为拔高轰20——他们认为轰-20的航程能达到1.6万公里。
隐身轰炸机的背部进气道设计
造成这种对轰-20性能认知割裂的原因,是该类轰炸机的一个设计,那就是背部进气道。
从美国最早的F-117战术轰炸机,到后来的B-2战略轰炸机,以及现在的B-21型轰炸机,采用的都是背部进气道。
美国采用背部进气道的原因很简单,那就是可以让飞机的机腹位置和机体前方变得更光滑平坦,从而减少雷达散射面积。
B-2采用了背部进气道
至于采用背部进气道设计导致机体顶部隐身能力大幅度下降的问题,雷达电磁波又不会照射到机体顶部,因此这个问题直接被掩盖了。
但背部进气道也有缺点,那就是大概率需要进气道弯曲。
当背部进气道弯曲起来后,发动机在运行时就很难获得充足的氧气。进气量不足,轰炸机自然会在速度、航程等各方面收到影响。
美国当年在造F-117型战术轰炸机的时候,臭鼬工厂掌门人本杰明·罗伯特·里奇称“隐身飞机上有点头发丝那么细小的凸起,都会破坏隐身性”。
臭鼬工厂掌门人本杰明·罗伯特·里奇
所以为了造出一款合格的隐身飞机,美国人在当时非常追求极致。
为了达到极致的隐身效果,各种带有其它方面负面效果的设计都会堆在飞机上,其中就包括背部进气道。
后来美国造B-2轰炸机的时候,延续了F-117型轰炸机的技术,所以我们能看到B-2轰炸机身上也采用了背部进气道。
至于现在的B-21型轰炸机,是很明显的“B-2低配版”,直接就把B-2轰炸机的技术拿来用了,B-2的背部进气道自然也延续到了B-21轰炸机身上。
B-21轰炸机模型
美国人自己设计的3款隐身轰炸机都采用了背部进气道,那么当中国也研发隐身轰炸机,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隐身轰炸机的国家时,美国多半会想当然的认为中国轰-20也有背部进气道。
基于这个基础,美国自然而然的会认为中国的轰-20轰炸机在航程、载重等性能上略有不足。
不过美国的B-2轰炸机作为采用背部进气道的轰炸机,最大航程能到1.1万~1.2万公里。
美国认为中国的轰-20只有8000公里的航程,明显是小看了轰-20以及中国的科研能力。
轰-20概念图
到现在美国军方认为轰-20的航程能到1.6万公里,很可能是美国军方认识到,轰-20在技术上和美国的B-2轰炸机大不一样,尤其是背部进气道设计。
正如我们上边说的,美国轰炸机采用背部进气道是为了增强隐身能力。
正常的进气道可以直接从最外面看到核心机,以核心机复杂的结构,雷达电磁波进去就会造成非常复杂的折射,从而大大提升战机的雷达散射面积,提升雷达发现战机的概率。
航发核心机
轰-20可能不采用背部进气道
但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,尤其是蚌式进气道的出现,这种问题已经被大幅度削弱了。
蚌式进气道可以遮挡核心机,让雷达电磁波没法直接从发动机进气道进去,然后在在核心机中进行大量折射。
像我国的歼-20、歼-16,以及歼-10C型战机,都用上了蚌式进气道,极大的提升了其隐身能力。
歼-10C采用了蚌式进气道
相对比之下,美国从2005年开始服役的F-22战机,就没有采用蚌式进气道,而是采用了传统的加莱特进气道设计。如果F-22采用蚌式进气道,其隐身能力还能更上一层楼。
从“2010年代”开始,相关的隐身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后续有较强气动设计的国家(蚌式进气道运用不好会影响发动机进气,因此需要大量风洞试验测试),新设计出来的战机基本都采用蚌式进气道。
后续美国生产的F-35型隐身战机,采用的就是蚌式进气道了。
中国的歼-20、歼-16以及歼-10C型战机,作为2010年之后开始服役的战机,也皆是如此。
歼-10C采用了蚌式进气道
因此总结来看,蚌式进气道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进气道隐身性能不足的问题,可以替换背部进气道设计。
因此中国设计出来的轰-20,极有可能是一款进气道口像图-160一样在机体正前方,采用蚌式进气道的轰炸机。
这款轰炸机的最大航程可能达到1.6万公里,速度也会超过音速。相对比之下,采用背部进气道的B-2轰炸机最快速度只有0.8马赫。
轰-20可能有更强的导弹挂载能力
除了进气道的设计外,轰-20另外最有可能和B-2轰炸机不一样的设计,是导弹挂架设计。
B-2诞生的年代是凌空轰炸的年代。
B-2轰炸机凌空轰炸
B-2轰炸机设计出来的目的,就是飞到苏联腹地,然后从目标头顶把核弹扔下去。
但随着现代分开来了的发展,这种凌空轰炸已经不符合现代作战需求了。
就算你是隐身轰炸机,直接飞到人家头顶,对方防空力量也是很容易发现你的。
因此现代“轰炸”都是采用从距离目标数百公里的位置,发射远程导弹过去打击目标。
像现在的俄乌冲突,虽然俄罗斯已经将乌克兰的防空力量解决干净了,但俄罗斯空天军轰炸目标还是喜欢用滑翔炸弹,这些炸弹可以在距离目标数公里到几十公里外发射过去。
对于有防空力量保护的目标,从几百公里外发射导弹的功能是刚需。
B-2轰炸机投弹
因此中国的轰-20很可能会非常重视导弹挂载能力,可能会在内置弹舱内部署导弹挂架,以携带各种导弹。
参考资料:
【1】岳阳网·《中国轰20将是细长机体还是飞翼布局?得看它用啥航发》
【2】光明网·《美国未来隐形战机造型曝光 进气道位置很独特》